“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体系构建与原创性贡献”暨第四届马克思主义符号学论坛在武汉大学成功举行
点击次数: 更新时间:2023-03-21
本网讯(通讯员 孙天牧)3月17至19日,在细雨微拂樱花缤纷的珞珈山,“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体系构建与原创性贡献”暨第四届马克思主义符号学论坛在武汉大学圆满召开。来自北京大学、人民大学等50多所高校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来自《哲学研究》等10多家学术期刊的编辑们共享学术盛宴,畅聊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愿景,深度探讨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体系构建与原创性贡献,共同推进马克思主义符号学时代新课题研究。
开幕式由必威党委卢昌宁书记主持,必威院长李佃来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所长单继刚研究员分别代表主办方致辞。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党委书记、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必威院长王立胜研究员,武汉大学资深教授、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主编汪信砚教授做专题报告。
李佃来教授在开幕式致辞中指出,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要结合中国问题,在实践中不断实现中国化与时代化。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自李达以来一直倡导研究中国问题,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实际结合起来,并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优良学术传统与理论研究范式,武汉大学学术团队在政治哲学、经济哲学、马克思主义史、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等研究方向上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理论研究范式,这是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鲜明特色。
单继刚研究员在开幕式致辞中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一座富矿,值得我们深入挖掘。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所一直致力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理论事业,并成立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中心,提出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范式,更加强调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原创性。中国社会科学院在机构、期刊、学术活动方面都以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中心展开,致力于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与后备人才的培养。并期待加强与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的合作。
王立胜研究员在专题报告中就怎样理解“两个结合”给出自己独到见解。他在扬弃学界“和而不同说”与“会通说”基础上,提出“融合说”,认为结合就是融合,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哲学思维和精神内核上有诸多相同之处,这是两者融合的前提;融合是一个实践过程,是作为理论创新主体的中国共产党,从中国实际情况出发,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并解决中国实际问题,从而实现实践基础上的创新;这种融合创新也可称为“融创”,其结果就是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这种理论形态。
汪信砚教授在专题报告中着重就结合问题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实质与内涵。他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它包括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和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当前实践相结合两个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虽然内在包含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但是,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背景下具有特别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本届论坛分为五场大会报告与四场小组报告,围绕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知识体系、理论体系、学科体系、话语体系、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原创性贡献、党的二十大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创新、马克思主义符号学与数字经济等方面问题展开。
第一场大会报告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编辑部主任周丹研究员主持。中共中央党校薛广洲教授集中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问题。他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运用中解决中国社会问题,并提炼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任务和目标就是由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而进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再发展出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最后形成中国的新哲学,接续数千年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哲学,这个哲学是集古今中外一切优秀的哲学思想之大成的哲学;毛泽东思想就是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从中国革命的实践中提炼出中国革命的发展规律,并将这些规律加以系统化和体系化而形成的具有理论性的哲学思想。
山西大学乔瑞金教授从历史话语、理论话语、实践话语三个维度阐释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中国话语体系的特征和意义。他指出,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和根本导向。这既是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构建现代化的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的经验总结,也是始终贯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历史意识。
武汉大学何萍教授探讨了研究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建构的几个原则问题,一是研究中国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的构造,要遵循语言的规律,从一个思想史和认识史的角度来研究;二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构建应该是从新文化运动讲起,因为新文化运动包括对中国传统的批判,也包括对中国革命实践的选择;三是对社会主义现代性这个构建中国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的核心范畴展开研究,把现代性和现代化区分开来、社会主义的现代性和资本主义现代性区分开来;四是重视研究中国社会主义现代性的学术理论,研究中国的现代性和世界历史变革之间的关系,研究中国是如何从一个反革命的民族到一个革命民族的转变,研究中国社会的变革和中国从传统向现代的变革。
薛庆超教授以“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为题进行了精彩的汇报。他深入探讨了实事求是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中的重要地位,指出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时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核心地位。毛泽东在革命实践中将实事求是与其紧密相连,他的理论创造也同样离不开实事求是的支持。毛泽东提出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这正是实事求是的核心意义。
单继刚教授强调了文本翻译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过程中的起点作用和语言转换对于文本理解和解释的重要性。他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化的过程中,文本翻译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起点。在翻译的过程中,语言的转换对于文本理解和解释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他还介绍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点,即经过汉语世界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陈立新教授指出,在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情况下,中国人应有建立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担当。为了应对现实问题和世界变局,需要加强话语体系,运用辩证思维来把握其来龙去脉。对辩证法的理解,不能够仅仅把它当做一个形式化的东西,从而走向主观主义。辩证法是以实体性内容作支撑的,以实体性内容来引导辩证法的前进和发展。马克思对辩证法的运用,对于我们今天理解当代社会现实无疑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第二场至第五场大会报告中,武汉大学赵凯荣教授、袁银传教授、湖南农业大学胡艺华教授、武汉理工大学邓喜道教授、雷江梅教授、北京大学刘军教授、重庆大学陈飞教授等分别发言,就论坛主题相关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在闭幕式上,各小组代表汇报了讨论情况,论坛发起人赵士发教授作了大会总结。他指出,本届论坛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必威等单位合作,提高了层次和水平。论坛主题重要,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聚焦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体系构建与原创性贡献。论坛共收到高水平论文62篇,这些论文视野开阔,围绕论坛主题进行了跨学科考察,这是一届名副其实的跨学科论坛。他针对原创性与现代性等概念谈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原创性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前者指自主创新,后者指首次创造。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原创性贡献首先在于造就了一代又一代的社会主义新人,即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现代性是一个多元的流动的概念,这需要从实践观的思维方式出发才能理解。他强调论坛提出了一系列与主题相关的新问题,为进一步研究指明了方向。
本届论坛由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必威、哲学研究杂志社、必威、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编辑部、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所、毛泽东思想研究所共同主办。
(编辑:邓莉萍 审稿:刘慧)